首页 -  图书产品 -  学术著作 -  主题出版
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

作者:

ISBN:

开本:

字数:

定价:

出版日期:

装帧:

页数:

购买:

图书介绍

文化自信 广告.jpg

坚持文化自信,在为祖国和人民立德立言中实现价值

作者简介:

陈先达,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30年12月30日生于江西鄱阳,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195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并留校任教至今。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系主任,第三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哲学组组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名誉会长,教育部社科学委员会委员等职。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著有《陈先达文集》《问题中的哲学》《处在夹缝中的哲学》等,随笔集《回归生活》《漫步遐思》《史论拾零》《宜园杂论》等。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深入地展现了陈先达先生对于文化及文化自信问题的探讨。书中关于文化的内涵、中国文化的精神、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道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等一系列重大议题的论述,对于从事文化研究和思想理论工作的学者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本书的出版对于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理论指导价值。



目录

前言1

上篇文化及其基本问题

/01文化的定义与功能3

一、文化是精神生产的创造物4

二、文化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同一性的精神加固器12

三、市场经济下的文化建设19

四、西方社会不可能依靠东方文化摆脱危机25

/02文化的本质与基本形态30

一、小文化与大文化30

二、理论形态文化与世俗形态文化38

三、文化的多元性、相对性以及文化的先进与落后46

四、应该重视两种文化传统51

/03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53

一、文化与文明的区别与联系53

二、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和阶级性问题60

三、文化发展的本质是创造72

/04社会历史考察中的文化视角80

一、历史唯物主义不是文化决定论81

二、文化问题成为时代的热点的社会背景86

三、文化问题考察中的两种历史观88

四、当代人类困境不能简单归结为文化危机93

五、中国文化争论与中国社会发展前途的选择96

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性98

中篇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

/01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111

一、文化自信与民族解放112

二、文化是有机整体118

三、文化自信与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122

/02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131

一、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交流作用131

二、对儒家文化圈国家和地区的道德教化作用135

三、在社会主义中国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138

/03中华文化经典与中华文化精神154

一、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的结晶155

二、中华民族文化与中国人民160

三、历史杰出人物与中华文化精神的人格化168

/04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178

一、应该站在社会形态更迭的高度来审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179

二、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变革中国社会181

三、只有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取得胜利184

四、正确评价儒家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187

五、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190

六、可不可以“尊孔读经”193

/0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时代课题198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199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各自的性质决定了二者相结合的可能性202

三、防止文化虚无主义与文化复古主义204

下篇文化强国与中国道路

/01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9

一、繁荣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必经之路209

二、文化强国与提高文化软实力211

三、文化安全与文化交流216

四、破解文化强国建设的体制之谜219

五、建立文化强国的迫切性222

/02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道路225

一、中国道路与中国方案225

二、中国道路之争230

三、中国道路的文化自信236

/03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244

一、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244

二、坚持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252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意义259

/04在为祖国和人民立德立言中实现价值265

一、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266

二、哲学社会科学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资源和重要手段270

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275



书摘

文化自信既是基于我们民族苦难和奋斗史的文化自觉与自豪,又是我们民族寻找自身伟大复兴之路的文化史的历史展示。这是一种既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又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既积极奋进又不卑不亢的文化精神。我们要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建设文化大国、文化强国。

——《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中,文化自信是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可分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因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中,都贯穿着中国文化的自强不息、实事求是、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基本精神,都能找到最适合的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都有最适合世情、国情、民情的道路和保障人民各种基本权利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

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充分认识自己的社会使命和责任。无论从事哲学社会科学某个专业的研究,还是从事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只要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的主体,就承担着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历史使命。

——《在为祖国和人民立德立言中实现价值》

我们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这是一个能够产生也应该产生伟大思想家和理论家的时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展现自己才能的广阔天地。同时,我们又处在一个充满物质利益诱惑和多种社会思潮碰撞的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坚定的立场、鲜明的旗帜、辨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还要有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在为祖国和人民立德立言中实现价值》

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前言

历史是文化之根,是文化产生的土壤和活动舞台。只要考察中国历史的发展,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文化发展的进程。文化问题并不是脱离历史进程高悬于天空的纯精神领域,它与我国的历史发展密不可分。文化自信的传统与当代的关系表明,文化自信问题是一个既具历史性又具现实性的问题,它潜藏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从文化自信角度考察传统与当代的关系,我们会发现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经历过高度的文化自信、短期低谷和文化自信在当代中国重建的螺旋式的发展过程。当代中国,正处在重建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

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从来不缺乏文化自信。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有着灿烂辉煌的文化。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在中华民族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2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在明中期以前,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势强盛的国家,也是文化最发达的国家。商周时的典籍,战国时的诸子百家,汉代雄风,盛唐气象,两宋文化之高度发展,成为世界文化史的辉煌篇章。在秦始皇陵墓中发现的气势雄伟的兵马俑;汉墓中出土的马踏飞燕所显示的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清明上河图》所展现的宋代发达的城市文明;以及明初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艘庞大船队、近二万八千多船员,前后七次访问南洋和东非,充当传递和平之音的友好使者。我们的祖先是何等的自信。

当西方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并开始向外扩张和殖民时期,经过长期发展并处于成熟和高峰的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入侵和中日甲午战争后的中国,数不清的不平等条约像无数条捆住中国手脚的绳索和套在头上的枷锁。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瓜分豆剖”存亡危机的同时,文化自信同样也发生危机。它的最突出表现就是丧失民族自信心,认为中国技不如人,船坚炮利不如人,文化不如人,总之,中国一切不如人。这段时期,应该说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低谷时期。中国遭受着帝国主义文化和殖民文化的侵蚀。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这篇文章在论述当时中国问题时说:“历史好像是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能把他们从世代相传的愚昧状态中唤醒似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9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尽管摇摇欲坠千疮百孔的腐朽的清王朝,对列强予取予求采取卑躬屈膝以求苟安的卖国投降政策,但无数革命先烈和志士仁人,仍以“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牺牲精神,奋起拼搏。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民族奋斗史。那些站在历史前列的革命者,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精神的化身。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继承近代历史上中华优秀儿女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历史经验证明:一个没有自信力的民族,是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个没有自信力的军队,是不可能战胜敌人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它领导的武装割据斗争,开辟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历史进程。这个进程也是文化自信的重建过程。

中国共产党在九十多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了伟大贡献。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坚持战斗,在战斗中失败、失败中战斗,揩干牺牲同志身上的鲜血,继续前进,直到胜利,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充满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民主革命时期,从井冈山、中央苏区、长征,到延安时期和西柏坡的红色文化,是民族文化重建的革命时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传承和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

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底蕴和历史传统不同,因而中国文化自信的重建,完全不同于西方殖民主义的海盗文化。中国的文化是和平的文化,而不是扩张的文化。在被资本主义世界封锁的情况下,我们完全依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党的领导和人民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在世界交往中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向世界打开门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没有殖民、没有掠夺,只有互利共赢;没有血与火,没有战争,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文化自信的重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增强世界和平、防止战争的力量,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力量。这与西方现代化进程中所伴随的殖民、战争和掠夺迥然不同。

在当代中国,面对中国道路取得的伟大成就,有些人仍然缺自信。他们认为中国应该走世界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道路,走所谓世界文明之路。在他们看来,西方的道路是世界文明的普遍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脱离世界文明,是沿袭自秦始皇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之路,是自外于世界潮流的道路。为什么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就是世界文明之路,就是世界人类的共同道路,而一个有自己的历史传统、自己的文化传统、自己的国情的中国,为什么就不能走自己选择的道路呢?鞋子穿在自己的脚上,合不合适自己最清楚。别人有什么权力评论我的鞋子是否合我自己的脚?我们为什么要把评价鞋子是否合自己脚的话语权,交给别人呢!以西方人的偏见来衡量中国道路对错,实际上与用别人鞋子度量我脚上的鞋子是否合脚一样的荒谬。中国有“郑人买履”的寓言,那是宁愿相信鞋样而不相信自己脚的蠢人,这种蠢人用当代话说是教条主义,而以西方道路来评论中国道路也是一种教条,不过不是土教条而是洋教条。说轻点儿,是食洋不化,说重点儿,是“西方中心论”的流毒未消。当代中国由原来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高铁里程是世界之最,中国各种基本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不都证明了中国人的自信不是虚的,而是实实在在有史无前例成果的自信。

习近平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地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从中国历史上文化自信发展的螺旋式进程,我们可以清楚地得出这样的结论:文化自信与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强大,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命运与共、息息相关的。中国文化从传统到当代的发展,一脉相连,从未中断,虽经曲折,但没有其他几个文明古国那样历经帝国灭亡、国家分裂、文化碎片化的命运。中国通过民族文化融合始终是作为一个统一的、独立的国家存在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贯穿中国历史的发展和嬗变之中。只有民族自强才有民族文化的自信,反之,只有坚持文化自信,即使遭受民族危机也是暂时的,一定可以浴火重生,再度辉煌。可以说,当代中国已经一扫近代帝国主义侵略的屈辱。

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发展也昭示一个真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建,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指导、离不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道路。在中国,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重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文化自信。如果不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不获得民族独立和解放,一切都无从谈起。

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发展也昭示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必须正确处理文化的古今与中外关系。古今关系,是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我们要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要充分理解我们传统文化并能区分其中的精华与糟粕,这样才能认识我们的历史,认识过去;也只有立足现实,重视我们的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把握当下,并展示我们的未来。

中外关系,是中华民族的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自古就善于吸取外来文化。无论是张骞通西域或汉唐时期佛教的传入,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都发生过重要作用。闭关锁国是不利于国家和文化的发展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建中,我们从不拒绝西方优秀文化的吸取。中国对西方名著和西方著作的翻译和引进,远比任何一个西方国家对中国经典和著作的翻译引进都要多不知多少倍。

我们的未来,是在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辩证统一中向前发展的。割断传统与当代的辩证关系,只重视传统,轻视当代,从古书中寻找微言大义,把中国当下变成传统文化的注脚,就会走向复古、泥古;或者轻视传统文化,割断历史的联系性,当代文化就会成为无根落叶、无源之水,中国文化就会枯萎。同时,我们反对西方极具政治性的、别有用心的所谓“普世价值”观,绝不是拒绝西方优秀文化。中国文化应该充分吸取世界优秀文化,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在文化交流中,重建我们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问题,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基本理论和方法,正确处理古今中外的关系。历史已经昭示了这个真理。



书评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扛鼎之作

——读《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

作者:张立波《光明日报》(2017年09月07日16版)

文化是当今哲学关注的热点,文化问题是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途上,文化自信是具有引领意义的纲领和信念,也是富有前景的追求和展望。年高德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陈先达先生近年来在文化问题上发表了一系列精彩论述,《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以下简称《文化自信》)正是基于这些论述的皇皇之作。

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问题,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基本理论和方法,正确处理古今中外的关系。基于这样的思想构架,《文化自信》从宏观层面的思考出发,集中在中观层面上,并对微观层面有所涉猎。对文化及其基本问题的哲学思考和一般性思考,属于宏观层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道路等议题的思考,属于中观层面;对是否可以“尊孔读经”等问题的思考,属于微观层面。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探究相互结合乃至交融,使得《文化自信》既有博大精深的品质,又有细微之处的关怀,远近兼顾,刚柔相济。

历史唯物主义不是文化决定论,这是《文化自信》的理论出发点。对文化的定义与功能的阐发,对文化的本质与基本形态的分析,对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关系的把握,都应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文化问题何以成为现时代的热点不可能从文化本身得到解释,当代人类困境不能简单归结为文化危机,西方社会也不可能依靠东方文化摆脱危机,因为西方的问题在根本上是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危机。强调物质生产方式对精神生产的制约性,丝毫不会否认文化作为“保持社会稳定和同一性的精神加固器”的重要意义,不能削弱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会忽视建立文化强国的迫切性,而是突出表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单纯是一个文化问题,必须依靠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自信,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绝不是文化自大,更不是文化上的闭关锁国或拒绝文化交流,当代中国是当代世界语境中的中国,一如当代世界是中国于其中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世界。陈先生不赞成“东方文化主导论”,更不同意中西“文化冲突论”,中国文化自信的重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

《文化自信》熔文史哲于一炉,富有哲学的崇高、史学的深邃和文学的优美。在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时,陈先生从世界文化史的角度阐明民族复兴与民族文化复兴的内在关联,认为必须保持中国传统文化滚滚向前的机制。陈先生对文化自信的阐述是历史的,论证是哲学的,语言是文学的,读者不妨把《文化自信》同时作为史学著作、哲学著作和理论随笔来对待,先是扼腕沉思,而后击节称赏。

文化离不开人的创造,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与对历史上文化经典和文化名人的崇敬是分不开的,新形势下的文化自信也在召唤和培育“既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又具有创造性”的文化名人。“我们不要害怕文化名人,我们不是名人太多,而是名人太少”。陈先生所说的“名人”,不是单纯沉浸于个人兴趣爱好中、自娱自乐的思想者和作家,而是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资源和手段,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承担着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历史使命,思想自由与责任不可分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是一个能够产生也应该产生伟大思想家和理论家的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定能大有作为。

《文化自信》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扛鼎之作,直面理论疑点、难点和现实生活中的焦点问题,一定程度上奏响了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黄钟大吕”,具有辞典的意味、教科书的性质和研究指南的功能。

(作者:张立波,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文化自信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口号。不懂中国历史,尤其是不懂近百年中国的奋斗史,不懂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历史,就难以理解文化自信的丰富历史内涵;不懂得马克思主义传入的重要意义,不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懂得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立是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就不懂得文化中的传统与当代的辩证关系。固守传统和抛弃传统,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断流。文化自信既是基于我们民族苦难和奋斗史的文化自觉与自豪,又是我们民族寻找自身伟大复兴之路的文化史的历史展示。这是一种既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又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既积极奋进又不卑不亢的文化精神。我们要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建设文化大国、文化强国。

一、文化自信与民族解放

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独立密不可分。民族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与民族的兴衰相伴随的是民族文化的繁荣或衰落,甚至中断。

中国之所以有一部比较完整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有5000年连续不断的文明,有保存比较好的文化经典,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先人在这块土地上经过世世代代艰苦的开拓、发展、融合,逐步形成统一的中国。尽管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有过多个政权的并存,也有过不同民族处于统治地位,但中国始终保持着一个独立的国家存在。民族是文化的主体,国家不亡、民族不分裂,文化才不会变为无所依靠的游魂。中国只是在近代面临民族存亡危机时才出现所谓真正的文化危机。文化危机的重要表现是丧失民族自信心,是文化自卑和对传统文化的自暴自弃。这是文化的悲哀,更是民族的悲哀。

在明中期以前,中国既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也是文化最发达的国家。商周时代典籍,战国时的诸子百家,汉代雄风,盛唐气象,两宋文化之高度发展,都是世界文化史的辉煌篇章。毛泽东说过:“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2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中国的文化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向周边国家辐射,在东亚形成了儒家文化圈。

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是具有时代性的命题。它既是一种文化的自觉与自豪,是反对“西方文化中心论”,反对由于清中后期列强入侵、中国落后于西方所产生的民族自卑和文化自卑,又是吹响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号角。在中国历史上,从来不存在文化自卑问题。这一点,最早来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利马窦也承认:“就国家的伟大、政治制度和学术的名气而论,他们不仅把所有别的民族都看成是野蛮人,而且看成是没有理性的动物。在他们看来,世上没有其他地方的国王、朝代或者文化是值得夸耀的。”当然,这种文化自信中存在着某种天朝大国的盲目性,但至少说明,文化自信是国家强大的表现,而自信心的丧失是附着在民族危机心灵上的文化毒瘤。

西方资本主义兴起时,中国仍然是农业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并且开始落后于西方。而当西方帝国主义列强以炮舰政策敲开中国的大门并连续对中国进行洗劫式的侵略和掠夺、迫使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面临民族存亡危机的时候,有些人丧失信心,但深受中国文化精神培育的中国人民并没有失去民族自信。鲁迅先生在他的著名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以匕首投枪式的文字,痛斥一些人丧失民族自尊心的消极言论,他满怀热情和自信地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有论者断言,在近百年中国历史上,是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斩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这种说法当然是罔顾事实的。事情正好相反。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改变了中国文化的原有结构,并增添了许多新的科学元素。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的解放,重新恢复了中华民族生气勃勃的民族生命力和文化自信心。

任何一个客观公正的观察家都不能否认,与清末不断割地赔款、视洋人如虎相比,与北洋时期军阀混战、各自依靠洋人以求靠山相比,与国民党统治时期民生凋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相比,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胜利和中国的崛起,打破了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的“西方中心”论,清洗了一些人头脑中的民族自卑感和殖民地心态,迈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并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传统文化大步走出国门,使在文庙中孤独自守的孔子遍游世界,让孔子学院在不少国家安家。正是在当代,汉学在西方成为一门热学,学习中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世界文化交往中的一种新景观。正是在当代,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七一”讲话中说:“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道出了一个真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获得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才能信心满满地自主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才能清除帝国主义和殖民地文化的影响,复兴被列强践踏和蔑视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光大者,因为正是中国革命的胜利才使处于衰落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复兴。

文化自信绝不是文化自大,更不是文化上的闭关锁国或拒绝文化交流。这不是文化自信,反而是文化不自信的怯懦。中华民族自古就信奉和而不同的原则,是最能吸收外来文化的。汉唐时如此,近代更是如此。在近代,我们努力向西方学习,我们翻译西文名著。当中国共产党还偏处陕北小城延安时,毛泽东就以他的世界眼光指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更注重文化交流,也更有条件进行文化交流。我们在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的同时,努力向外国学习。这些年来,中国派往外国的各类留学生之多是空前的。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是一种经济交往,也是一种文化交往。千百年来,丝绸之路在民族文化交流中留下了许多辉煌的篇章。“一带一路”的建设,除了经济价值外,在文化交流上同样具有重大价值。

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都证明,民族的灾难也是民族文化的灾难,只有民族复兴才能为民族文化复兴开辟道路;也只有坚持民族文化精神,才不致陷于国家分裂和被奴役的悲惨境地。中国优秀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中华民族处于困境和危机时,给予革命者以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精神支撑。一个真正爱护中华文化的人,应该珍惜我们得之不易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而一个真正爱国主义者必然从内心深处珍爱和礼敬自己的民族文化。

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与扩张在文化上的表现,最突出的就是鼓吹“西方中心”论;而与民族文化危机相伴随的是一些人失去对中国文化的信心,抱有殖民地文化心态。当代中国已是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中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已取得卓越成就的中国。我们重树文化自信,应以平视态度对待西方文化。西方某些国家的政客和依附他们的学者仍然怀着旧殖民主义者的文化自大狂,把西方价值观念和资本主义制度模式化,并将其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模式。“普世价值”论的本质就是西方文化优越论、西方民主制度普世论和资本主义制度历史终极论的大杂烩。这是以西方文化优越论为底色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不可超越性的话语霸权。

国内有些学者也乐于贩卖西方的所谓“普世价值”论。当这个问题被引向价值是否具有普世性的烦琐争论时,最容易掩盖西方“普世价值”论的政治本质。当有些学者认为反对西方的普世价值观,就是反对世界文明,就是离开人类共同发展的文明道路时,这些说法本质上仍然是沿袭统治世界几百年的殖民主义的“西方中心”论翻版,只不过把当年“西方文明优越论”变为“西方普世价值优越论”,把它作为各国必须推崇的圭臬。在当代,西方输出“普世价值”,同当年殖民主义者输出文明,异曲同工,如出一辙,目的都在于把西方制度和道路作为唯一模式来改变世界。

我们反对的是西方包藏政治图谋的“普世价值”论,而不是反对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法治这些人类认可的共同价值。早在民主革命时代,中国共产党就提出“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的目标。当中国获得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并没有违背自己的纲领和承诺,而是迈开了建立自由、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的步伐。当然,道路并不平坦,我们有过挫折和失误,但我们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中前进。六十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自由、民主、平等和人权制度的建设方面不断完善和取得进步,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建设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自由又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中,文化自信是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可分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因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中,都贯穿着中国文化的自强不息、实事求是、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基本精神,都能找到最适合的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都有最适合世情、国情、民情的道路和保障人民各种基本权利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二、文化是有机整体

文化自信,是一个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自信。这种自信,既是对我国历史上博大精深、为人类文明创造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的文化的敬意,也是对创造中华民族文化的我们祖先的礼敬;同样,对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包含对永不屈服、前仆后继的革命先烈的崇敬,也包含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无数先进人物及其文化成果的敬意。只有对传统文化的自信而没有对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这种自信是不完整的,而且也是不可能的。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既有传统文化也有当代文化。最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传统与当代最佳结合,既继承传统又推陈出新,各领风骚。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尊重的程度,与它对现实的巨大影响是正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就表现为它在塑造一个民族的性格和民族精神上具有伟大作用,表现为它的基本精神和智慧为后世子孙克服困难、自强不息提供精神动力和源泉。

文化不是塑像,也不是死水,而是活的机体。文化必须适应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传统文化要能够存在和发展,必须表现为一种不会中断的传统。没有传统的传统文化只是一个空名,而非实有;不再传承的传统文化表明文化的失传,这种失传的传统文化已无迹可寻,它的存在是不可知的,它已不再是传统文化,而是已经死去的失传的文化。没有传统文化,当然谈不上文化传统;没有文化传统,意味着传统文化的中断和消失。传统文化是依靠文化传统而延续的。可以说,没有一个现存的文化中不包含传统文化的因素。传统与当代绝对对立的二分化思维,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

经济并不能重新创造一切。创造文化的是人,而人总是从已有的思想资料中寻找可供构建与新社会制度相适应的文化形态。这就决定了任何社会的文化都不能摆脱传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否传承和发扬光大,取决于这种文化在当代的生存状况,正是在中国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以其科学性、民族性和大众性,彰显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中国文化的精神基因的存在。

有的学者把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次灾难。这是夸大其词,也是误导。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对旧道德旧礼教,提倡科学与民主,是中国现代史上的进步运动。它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不足之处,与它的历史价值和意义相比是次要的,把摧残中华民族文化的罪名强加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头上,是一种错误的文化保守主义的历史观。至于“文化大革命”中的所谓“破四旧”和对儒学的片面批判,确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伤害。这种极“左”思潮,伤害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一些对中国文化做出杰出贡献卓有成就的文化名人。这是我们深刻的历史教训和难以抹去的记忆。但这种对待传统文化的极“左”思潮,也是违背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本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贯主张的。它并不能代表中国共产党一贯的文化政策和主张,而是一次重大的错误。把“文化大革命”中的“破四旧”和“批孔运动”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捆在一起,实际上是企图一笔抹杀近百年来中国在反对“全盘西化”和反对“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的成就和进步,为已被历史淘汰的旧文化思想招魂,是为所谓告别革命、开启新启蒙运动做思想理论铺垫。

马克思主义不是文化虚无主义,在如何对待文化传统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明确的。有些人往往错误理解《共产党宣言》中关于“两个决裂”的论述。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说的与传统观念的彻底决裂,指的是与传统所有制(私有制)相一致的观念,即私有观念的决裂,而不是与传统文化的决裂。马克思和恩格斯自己在创立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就充分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成果。列宁在《我们究竟拒绝什么遗产?》《青年团的任务》《论无产阶级文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都指出了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在文化自信中,我们既要重视传统文化,又要重视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继承文化传统问题上,我们绝不要忘记两个传统。我们不能忘记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同样也不能忘记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以鲜血和生命创造的革命传统。革命传统,就是红色文化的传统。中国革命传统中就凝结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成果在新的形式中的延伸和再创造。我们从无数革命先烈身上可以看到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正是由于新的革命传统的承继,中国传统文化才没有发生像其他几个文明古国那样的传统文化的中断和没落。

我们正是在继续发扬上述两个传统的基础上,从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如果抛弃两个传统,数典忘祖,或忘记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就无法理解社会主义时期先进人物的出现,无法理解在改革开放时期所呈现出的勃勃生机。我们完全可以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为社会主义建设、为改革开放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进人物,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与中国革命传统精神相结合的当代表现。可以说,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是在上述两个传统基础上继续向前推进。我们应该继续在继承两个传统的基础上,建设文化大国、文化强国。

三、文化自信与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我们对传统文化自信,与我们对历史上文化经典和文化名人的崇敬是不可分的。文化需要创造,创造文化并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是我们最为敬仰的文化名人;而文化的载体是作品,尤其是传诵不衰的不朽名篇。翻开中国思想史、文学史等各类史书,无论是战国时的诸子百家、魏晋玄学、宋明理学,还是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有一连串永不忘怀的文化名人和光耀夺目的名篇巨著。一个个做出不朽贡献的文化名人,像一座座矗立在中国文化发展高峰上的塑像;而一部部名篇巨著仿佛耀眼夺目的璀璨珍珠。在当代,我们同样需要培养文化名人,需要名篇巨著,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新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都发出这种号召,号召我们致力于创造无愧于我们时代的名篇巨作。

我们有些学者喜爱谈论士的精神。中国传统的士,主要是儒家讲的君子,应该是在道德上有标准,在文化上有贡献,是立德、立功、立言的人。无论是论语中曾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还是吕氏春秋中的“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都是对士的要求。这种要求表现在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名言中。一篇《岳阳楼记》,文以人传,人以文传,无论在文化上还是在人格上都足以垂范后世。至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把士人即读书人的责任提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我们应该继承的是这种人格精神和文化精神。今人所谓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之可贵,正在于它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依附资本和权贵,不曲学阿世,通过学术自由和独立思考,创造出足以与我们时代要求相符合的作品,而不是以所谓独立人格和思想自由为标榜,俯视人民,与历史潮流相背而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精神应该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不要害怕文化名人。我们不是名人太多,而是名人太少。社会主义需要的是既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又具有创造性的文化名人。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了许多重要论述。这些是我们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原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问题。这是我们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总开关,是对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代提出的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思想在新时代的发展。

创造性是人类活动的本质特征,但不同领域各有特点。在技术领域,创造性表现为发明,新工具取代旧工具,新技术取代旧技术;在科学领域,表现为发现,发现新的规律,提出新的原理。它的进步方式不是取代,而是新领域的拓展和新原理新规律的发现。人文文化的创造性,既不是取代,也不是新规律的发现,而是原有传统文化的不断积累和创造性转化。恩格斯充分理解文化传承的这个特点,他曾经说过:“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发现以后的所有观点的胚胎、萌芽。”当然,胚胎、萌芽终究是胚胎、萌芽,想要成长为文化参天大树还必须不断地积累新的思想和进行创造性转化。在当代世界,完全停止在胚胎、萌芽阶段,重复希腊哲学的命题和思想是不可想象的。同样,在当代中国完全停留在我们先人智慧中包含的胚胎和萌芽中,只是“拿来主义”,也是不可想象的。

有的学者倡导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要“原汁原味”。这很有道理,对于治疗任意解读经典的主观诠释是一剂良药。但“原汁原味”不能绝对化,绝对化就不存在创造性转化问题。完全的“原汁”很难,因为经典也会存在各种版本,很难说哪个就是绝对的“原汁”,古代没有著作权,也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法,各种文本的差异性是存在的。“原味”更难,因为每个时代、不同学者会对同一论断做出不同的解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些儒家经典的注家众多,不乏歧解。可以说,对中国著名经典中不少论断都会有不同的解读。中国文化经典的凝练的语言,简单的句式,留有不同解释的多种空间。如果都要单纯追求“原汁原味”往往会争论不休。某句话、某个命题“原汁原味”的问题留给学者们去研究吧,对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来说,最重要的是适应该时代、立足现实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过程也就是经过自己口腔的咀嚼,肠胃的消化,吸收营养,排出消化后的废物。这种研究方法,重点在于认真学习经典,体会和吸取其中深刻的智慧,而不是寻章摘句、断文释义。这有利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其合理思想来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的道德规范。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根本原则。不能认为传统文化都是精华,不存在糟粕,凡是能传下来的都是精华,糟粕都被历史淘汰掉了。这种看法只说对了一半。留下来的是精华,但也会留下糟粕。因为传统文化的流传和继承并非只决定于文化自身,还存在人的选择,尤其是处于统治地位的统治者,他们是按照自己的标准来进行文化传承和选择的。因此,文化传统的演变并非与社会无关的文化自身的演变,必然同时会经历一个过滤和筛选的过程。虽然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不像苹果,烂在哪里一目了然,可以切去烂的,保留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机体,精华与糟粕如水入泥,混在一起。因此,继承传统文化不可能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必须经过自己的嘴咀嚼,经过肠胃的消化,这就是阅读和理解。按照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精华与糟粕是可以区分的。传统文化中具有民族性、科学性、人民性因素的都属于精华,而一切封建的、迷信的、落后的东西都是糟粕。

有人怀疑,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传统文化还算中国传统文化吗?如果中国传统文化无须在实践中被激活、无须转化、无须发展,表面上是尊重传统文化,实际上是贬低传统文化。一种既不能转化又不具有当代价值的传统文化是僵死的文化,是没有生命活力的文化。这样的传统文化永远与当代现实无关,而只与它产生的原来社会相关,它已在历史中死亡。其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正在于它是源头活水,而不是一潭死水。当然,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个严肃的科学研究工作,不是乱批三国式的插科打诨,也不是削足适履,而是在尊重原典读懂原典的基础上,真正从中吸取智慧。在这里关键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中国传统文化转化和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应该相携而行。既不是歪曲中国传统文化,把今人的东西挂在古人头上,又能从传统文化蕴藏的智慧中生发出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的诠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可以看成是传统文化创新和转化的一个范例。我们不是以与中国传统文化范畴一一简单对照的方式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是立足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实践,通过理解传统文化思想和道德观念的基本精神和家国一体的原则,形成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血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在当代中国,现实生活中出现一些乱象,包括腐败问题严重,社会道德风气不正,不少人因房产、遗产、拆迁补偿而对簿公堂,父子反目、手足成仇,滋生了种种失去道德底线的人和事,这是传统与当代问题面临的困境。这种困境其实在西方同样出现过,而且现在仍然在发生,否则就不会出现后现代思潮,也不会出现以亚洲价值观医治西方现代化之病的呼声。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与此相伴而生的就是面对市场经济,如何有效地调适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与当代的关系问题。市场经济有它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当代中国要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必须实行市场经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与实行市场经济的改革相关,但市场经济也有它消极的一面。市场经济是以货币为中介的经济。市场经济必然重视钱,一切交换都通过钱,一切都需要钱。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的,货币作为普遍等价物必然会颠倒了一切价值关系。当代西方经济学家W.阿瑟·刘易斯在《经济增长理论》中也看到了由传统到当代面临的道德困境。他说:“因为他们不再生活在一个义务以身份为基础的社会里,而进入了一个义务以契约为基础,而且一般又以与没有家庭关系的人的市场关系为基础的社会。这样,以前,一直是非常诚实的社会可能变得非常不诚实。”正因为这样,我们强调我们建立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一定语不能是包装,而必须是实质,要以社会主义制度和原则来调适传统与当代之间的种种矛盾。

当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能完全避免消极面,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市场经济改革,回归原来的计划经济。这里涉及一个制与治的问题。制,是基本制度;治,是治理能力和治理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源配置得比较好的制度,但不见得我们就有依法管理市场经济的方法和能力。因此,制与治是有所不同的。当年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反驳一些否定秦始皇确立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主张回归分封制的观点时说,“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秦二世而亡不在制而在治,也就是说,导致秦二世而亡的原因,在于国家治理,即二世无道,实行暴政,而不在于中央集权和郡县制。中央集权和郡县制并不必然是暴政。同理,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乱象,不在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而在于治理,也就是必须有一套治理和管理市场经济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对市场导致的两极分化、市场失信现象,对各种市场乱象必须实行有效的治理。市场必须管,必须治。放任的市场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导致社会诚信缺少、道德败坏。治理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并不矛盾。政府应该有政府的管理职能和治理规则,其中包括现代立法与社会主义道德教化。面对当代社会的深刻变化,我们必须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使传统文化与道德规范通过创造性转化能有效地化解传统与当代的矛盾,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而不能对建立在血缘关系和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传统道德规范怀着一种温情的浪漫主义迷恋。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