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上午,“教育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暨《外国教育通史》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举办。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教育学部、出版集团承办,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出版集团教师教育分社协办。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教授,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理事长、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张斌贤教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邓友超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副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刘立德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刘林海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施克灿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王晨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科研院社会科学处副处长田晓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总编辑李艳辉编审等出席,教育学部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外国教育通史》(21卷本)是北京师范大学吴式颖教授与福建师范大学李明德教授主持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外国教育通史”最终研究成果,也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之一。丛书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以时间为经,以国别为纬,结合最新史料,系统翔实地阐释了从原始社会至21世纪初外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在系统展现外国教育思想、教育实践与制度历史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与教育的社会性关联及其作用机制,集中诠释了外国思想家和教育家的教育精神与教育智慧。丛书“以史为鉴,烛照未来”,总结外国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展望外国教育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益启示与借鉴。
周作宇指出,丛书编写团队集合了国内老中青三代外国教育史学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指导下,汇聚了新观点、新思路,展示了外国教育史研究的风采与面貌,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教育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在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周作宇表示,北京师范大学将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基础学科,推进自主教育学知识体系基础建设,为高水平、原创性、标志性的学术成果的不断涌流创造条件。
顾明远先生表示,对外国的教育理论、思想、实践进行历史研究,有助于理解教育的真正内涵,探索教育发展基本规律,对建设中国教育理论体系大有裨益。顾先生强调,丛书破除了“西方中心论”的教育史叙事范式,对非洲、南美洲、北欧和亚洲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状况做了全面考察,丰富了教育学理论体系,为中国教育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李艳辉对丛书编写团队表示祝贺,对总主编吴式颖先生和李明德先生亲力亲为、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表示高度赞赏。李艳辉表示,出版集团始终注重服务科研学术成果的出版转化,出版了一批具有北师大特色的教育史学精品力作,相信丛书的出版将为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有益参考,为促进中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深厚基础,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撑。
朱旭东介绍了丛书撰写和出版的情况,对编写团队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科的繁荣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以及出版集团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朱旭东表示,教育学部将进一步加强教育史学科建设,夯实教育史作为教育学基础二级学科的知识堡垒,从源头和底层完成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设计与建构,服务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丛书总主编吴式颖先生在发言中表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曾支持修订出版《外国教育思想通史》(10卷本),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编写《外国教育通史》的整体策划案,得到了出版集团和教育学部以及专业同行的大力支持,是外国教育史专业研究同仁共同奋斗多年的成果;丛书坚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承全球史观和多元文明观,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尽可能全面地展示外国教育历史发展的进程及规律,以期为中国的教育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浙江传媒学院、宁波大学、河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围绕活动主题“教育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和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
(新书揭幕仪式)
(与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