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首届新时代中国教师数字化教学研讨会在京召开,研讨会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北师大出版社)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教材研究院、《中国教师》杂志联合主办,主题是“后疫情时代中国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旨在推动我国中小幼数字化教学的普及和发展,提升我国中小幼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更好地引导数字化教学的融合发展,探讨数字化教学未来愿景。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在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线上教育实践背景下北京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改革创新成果,表示北京师范大学将充分发挥教师教育领域的独特优势,携手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致力于探索适应未来发展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和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建设之路。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陈云龙副主任在致辞中指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成教育强国的创新动力,新时代的教师要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创新模式,有效提升我国中小幼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引导数字化教学的融合发展。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秘书长在致辞中强调,信息技术为教育赋能,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进入后疫情时代,线上学习将转向常态机制,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将成为“新常态”,这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在主题报告环节,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做了题为“讲师德必须处理好八个关系”的报告,林先生结合教学经历与职业感悟,探讨了教育与国家、学生、事业、业绩、修养、学识、教育公平、日常表现的关系,指出师德是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合格的教师必须是师德的合格者,教师的最高修养莫过于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副院长樊磊教授做了题为“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教学——兼谈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的报告,解读了信息素养的核心要素和教师信息素养与课堂教学质量、数字化教学与学科融合、素质教育等新课改目标的关系。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包蕾研究员做了题为“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教学深度融合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报告,介绍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背景,分析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发展路径,以图形计算器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为场景,分享了通过技术赋能、优质教研和创新课程达成优质教育的生动案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总经理马朝阳、副总经理蒋列平、副总编辑饶涛、总编辑助理姜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玉山、《中国教师》杂志社社长曹巍出席会议,“京师杯”全国中小幼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展示活动全国评审委员会委员、各地组委会代表和参与教师代表100余人应邀参会,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材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弛主持。本次研讨会采用了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数万名教师通过网络直播平台等方式参与线上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