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教材编写研讨会在京师大厦第五会议室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多位专家学者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研讨会现场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康震在致辞中谈到,启动编写《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教材,是北京师范大学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具体举措,是扎实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响应构建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的重要实践。康震对教材编写提出了详细要求并寄予厚望,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精品意识,突出原创性、政治性、思想性、时代性、前沿性和实践性。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康震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总编辑饶涛在代表出版单位的致辞中对本教材的编写和出版表达感谢和期待,表示将按照打造“马工程”教材的同等要求加强对编写过程的严格把关,并就教材的出版事宜作了详细说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总编辑饶涛致辞
研讨交流环节,参会专家围绕教材编写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增岽首先代表编写组,对教材初步大纲的设计思路作了详细介绍。随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邹广文针对绪论和大纲中章节的顺序与内容提出了修改性的建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沈湘平聚焦于大纲的思路和中心思想,提出相关建议。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尹俊就编写总体思路、成果定位以及具体内容提出意见。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伟兵从教材写作的叙述逻辑、内容设计、正确性和前沿性、结果导向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徐畅根据编写组成员的学科背景谈了教材撰写的优势,并对总体设计和部分章节修改提供意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余丹从教材大纲和内容章节以及编写操作性上给出了具体建议。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邹广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沈湘平
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尹俊;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伟兵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徐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余丹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规划部发展与政策研究室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增岽
会议最后,杨增岽代表教材编写组作了总结。他首先感谢与会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和科学指导,并表示编写组将坚持高标准高站位,对标具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原创性教材的要求,深入研究,集中攻关,加强多学科协同,早日推出本教材。
文章来源:中华文化研究院|京师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